九皇爷
九皇爷诞是新加坡家喻户晓的道教庆典。九皇爷诞从农历八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一直到农历九月的第九天结束。这个庆典在东南亚华人社群中备受欢迎,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与泰国等皆可见其踪迹。在新加坡庆贺九皇爷诞的庙宇当中,位于实龙岗上段的后港斗母宫可说是历史最悠久、最受瞩目的一座庙宇。
第0天:2016年9月30日
图一:九皇爷诞在中午12点半开始,庙宇人士将一根60米长的竹筒置立于庙宇大门的左侧,并将其与铁筒绑在一起以稳固其位置。
图2:竹筒上挂有九盏油灯,用以照亮九皇爷前来的路。
图3:由于竹筒与铁筒的重量不轻,庙宇人士必须运用吊车将其置立。
图4:道长开始进行不同仪式,主要为庙宇驱邪,并邀请天、地、火与水的天兵天将降临神坛和看守庙宇。
图5:道士指示一名信徒手拿香炉与燃烧的金银纸,利用檀香所释放的香烟环绕竹筒。
图6:庙宇内也会销售供奉神明的各类供品,主要包括纸作的衣物以及金银纸。
图7:用以供奉神明的各类供品,图中包括金银纸与茶叶等。
图8:单售的茶叶与檀香,信徒供奉神明时可用。
图9:信徒可以将心愿写在黄色纸条,并贴在纸制的龙船上,这也表示信徒接受了九皇爷的庇佑与福运。庙宇人士会在庆典的第九天将这艘龙船推到海中央并将之焚烧,这是为了驱赶厄运与确保好运到来。
图10:一名信徒将写下心愿的黄色纸条贴在龙船上。
图11:在九皇爷降临庙宇时,图中的巨型蜡烛会立即被点燃,而庆典余下的九天也必须确保这些蜡烛持续燃烧。
图12:庙宇会进行戏剧表演以作为欢迎“太子爷”的仪式之一。
图13:戏剧组的成员正前往庙宇完成邀请太子爷的仪式。每个成员身穿独特的服饰。
图14:Tan Thiam Lye先生把太子爷请出参与仪式。
图15:戏剧组的成员与Tan Thiam Lye先生一同向神明致上最后敬意以完成邀请戏神的仪式。
图16:斗母宫拥有四架轿子。
这些轿子已经亮灯,信徒稍后会将轿子抬起以迎接九皇爷。这四架轿子也分别代表庙宇内供奉的四个主神明。九皇爷的轿子是图中右起第二架。
图17:斗母宫所收到的菊花礼篮。
这些菊花礼篮由信徒所赠,表示他们对九皇爷福佑的谢意,也以此恭贺九皇爷的诞辰。
图18:前往榜鹅码头参与九皇爷请水仪式的信徒必须穿上如图所示的服饰。这套黄白两色的服饰与华人葬礼的追悼息息相关。
图19:男性信徒将轿子抬到庙宇前的空地。
每架轿子重约400公斤,需要将近大约30到40名的男性才能完成抬桥仪式。轿子如此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精致繁复的木头与黄金雕饰。每架轿子的成本价至少有新币10000元。
抬轿子的人——桥脚——必须由斗母宫的忠实男性信徒担任。宗教同源但不是斗母宫的信徒是不被允许抬轿的。
这些男性轿脚会被分成四组,并以英文字母甲乙丙丁命名。每架轿子会指派一组信徒负责抬轿。每组拥有30-40名男性,在特定的时间段轮流抬轿。总体而言,大约有140名男性会参与这个过程。
图20:每架轿子中央都摆有一个香炉,其所散发的热度常常导致这些轿子面临过热的问题。因此,每架轿子的下端会备有一个喷水器,用以冷却过热的轿子。
图21:娱乐信徒的歌仔戏演出。
图22:在出发前往榜鹅码头前,道长与其指派的信徒在轿子前进行一些仪式,利用香炉内燃烧的檀香所发散的香烟,烟熏轿子周身。这个仪式与稍早在竹筒上进行的仪式相似。
图23:一辆明黄色的保时捷抵达庙宇,其999的车牌号码象征长寿之意。
这辆保时捷也用于运载九皇爷的牌匾到榜鹅码头进行请水仪式。
图24:图中的庙宇成员正耐心等待前往榜鹅东岛的罗里与巴士,参与请水仪式。
图25:稍后进场的是一辆辆制作精美的花车,这些花车组成一列浩大的游行队,陪同信徒前往码头迎接九皇爷。
有兴趣前往码头参与请水仪式的信徒也可以登上庙宇准备的接驳巴士。
图26:庙宇委员会在稍早前就已经抵达码头,将神台设置好。然而,只有身穿白衣的男性信徒才可以登上神台,女性不被允许。
接着,花车游行队抵达码头,紧随其后的还有一支支表演队伍,包括:操步队(图27)和舞龙舞狮团(图28)。斗母宫的仪式队最后抵达,这支队伍由手握旗帜与香的白衣人,以及轿脚组成。
当轿脚前行到神台前,庙宇人士将田都元帅与清水祖师的神像从轿子移到神台上。
图31和32:神像安置完毕,道长带领庙宇众人开始另一项仪式。在这个过程中,道士时而口内念念有词,时而吹起手上的号角,并指示身后的人群在特定的时间段鞠躬与下跪。
图33:仪式结束后,庙宇人士将金银纸焚烧。
图34、35、36、37:斗母宫的自愿者接着点燃一炉檀香与金银纸。Aaron Tan(道教总会主席Tan Thiam Lye的儿子)将燃烧着檀香的香炉高举过头,往神台的方向前进,轿脚与轿子已经在神台前候着。Aaron Tan随着将香炉放置在轿子上,供奉在神台上的雕像则在此时被移回各自的轿子。
图38和39:轿脚统一动作,齐齐摇晃轿子返回罗里,准备启程回庙宇。
图40:当雕像与游行队伍抵达庙宇后,九盏油灯以三角形排列,高升到之前置立的竹筒上。这九盏油灯的亮灯也表示后港斗母宫的九皇爷诞正式开始。
图41:一群群信徒开始祭拜九皇爷。
图42、43、44和45:当日的最后一个仪式由道长主持——为平安桥祈福。
想要祈求平安的庙宇信徒可以在接下来九天的庆典中度过平安桥。
第二天:2016年10月2日
这一天,庆典最受人瞩目的要属龙南殿在傍晚7点左右到访后港斗母宫。九皇爷诞中,庙宇相互拜访十分普遍,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庙宇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表现出双方密切的友谊。
来庙宇参拜的信徒渐渐多了起来,桌子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供品。
最常见的供品是金银纸、小包零食以及茶叶。一些信徒更自带一瓶瓶的香油与斋菜。
小型电视机设置在庙宇的各个角落(例如:饭厅),播放着九皇爷诞过去的庆典。
来自新加坡黄老祖师慈忠会的舞龙舞狮团正在进行表演。
装饰绚丽的花车和载着龙南殿众人与轿子的罗里组成一行浩大的进香团,抵达后港斗母宫。
不似后港斗母宫只有一架九皇爷轿子,龙南殿一共拥有九架九皇爷轿子,分别向九位皇爷致敬。此外,龙南殿的每位皇爷也有专属的轿脚与罗里。每辆罗里上都有一支黄色旗帜,旗上题着黑字以表示每位皇爷的身份。
图中的旗帜表示这辆罗里是属于九皇二帝的。旗帜题字“龙南殿九皇二帝千秋”,祝贺九皇二帝长寿安康。
进入庙宇前,一名龙南殿的成员手提一个装满水的黄色小桶,另一只手以柚子叶醮水往地上洒,进行驱邪仪式。
手握旗帜的龙南殿人士预先进入庙宇,轿脚紧随其后。
此时,龙南殿指派一些成员拿出法索鞭,而进香团则持续往主神坛方向迈进。
法索鞭——以蛇皮制作而成——是道教仪式中虽常见的器具之一。挥打法索鞭的动作主要为了驱邪,以及召唤和调动九皇爷的天兵天将。
进入庙宇后,每个轿脚动作划一,迈着相同的步子摇晃轿子,向竹筒的方向急速冲刺三次。过后,轿脚手抬轿子,后转180度,向主神坛摇晃前行。以上轿子,如左图所示,表示“九皇四帝”。
以上轿子,如左图所示,表示“九皇五帝”。
到了庙宇的中央地区,九架轿子整齐排列成一行。这架轿子,如左图所示,代表“北斗星君” 和“南斗星君”。
手握旗帜与香的龙南殿成员,前行到的神坛前致敬。
第三天:2016年10月3日
这一天,后港斗母宫举办了一场巡游行,前往与之建交的各个九皇爷友庙致敬。后港斗母宫在这个时间段内(1200 – 2345)一共拜访了10座庙宇。这个活动让九皇爷诞更丰富多彩,也进一步巩固了后港斗母宫与其它庙宇之间的友谊。
由于我们小组上午有课,因此傍晚5点左右才可以加入游行。我们那晚一共拜访了五座友庙:汫水港斗母宫、龙山岩斗母宫、龙南殿、葱茅园九皇宫和凤山宫。
参与巡游行的信徒乘坐庙宇提供的交通工具到其他庙宇。男性搭乘罗里,而巴士则供女性与男性乘搭。
1:我们小组在下午5点左右抵达汫水港斗母宫,并在巡游行开始之前,在庙宇四周拍了一些照片。
图2:汫水港斗母宫的成员在等待后港斗母宫的到来。
图3:汫水港斗母宫供奉神明的主炉。
图4:信徒正向庙宇左殿的神明致敬。
图5:信徒向虎神致敬。
虎——是华人眼中是万兽之王。因此,许多人相信虎神可以保护信徒免受小人陷害。
图6:巡游行中所使用的轿子。
汫水港斗母宫。即便外形不一样,但其与后港斗母宫所供奉的神明却是一致的。
图7:汫水港斗母宫专属九皇爷的轿子。
图8:汫水港斗母宫的纸制龙船。
写着信徒愿望的纸条整齐地张贴在龙船的底部。
图9:汫水港斗母宫内也竖立着巨型龙烛,在庆典的九天中必须持续焚燃,如后港斗母宫一样。
后港斗母宫在傍晚5点半左右抵达汫水港斗母宫(561义顺环路 大牌123)。
图10:后港斗母宫的其中一辆花车,代表九皇爷。
图11:后港斗母宫的另一辆花车。
后港斗母宫的进香团,包括主席陈先生随着游行巴士抵达。陈先生向汫水港斗母宫的代表问好。
图13:后港斗母宫的代表步入庙宇,准备向里头的神明致敬。
图14:后港斗母宫的代表向庙宇中央的主炉致敬。
图16:后港斗母宫代表向放置在庙宇外的主炉致敬,鞠躬三次,随后进入殿内向里头的神明致敬。 汫水港斗母宫的巡游行结束后,进香团再次坐上前来的巴士,前往龙山岩斗母宫。我们小组获得允许,跟随信徒们搭乘巴士参与巡游行。
3. 后港斗母宫在傍晚6点半左右抵达龙山岩斗母宫(宏茂桥1道 大牌223)
图17:后港斗母宫进香团抵达,集体向龙山岩斗母宫外的神明致敬。
抵达后,后港斗母宫的代表随着演奏音乐进入庙宇,并借着奏乐的提示来进行仪式。在此之间,开路彩旗队领头进入庙宇。进香团也高举着“九皇爷架出巡”的黄色横额。随后,后港斗母宫仪式队的几个成员手拿水果篮、鲜花、香、檀香和金银纸,紧随开路彩旗队入内。轿脚动作划一,整齐地随着音乐摇晃轿子。在前往主神坛的路上,庙宇成员也在前路洒下稻米。
图18:后港斗母宫的代表正走向龙山岩斗母宫。
图19:后港斗母宫的代表在龙山岩斗母宫门外。
图20:后港斗母宫的成员前往庙宇另一头,也即主神坛的所在之地。
图21:在神坛前,后港斗母宫的成员依据仪式所求,在各自的位置双双下跪。
图22:这个仪式只有严格遵守“净身”(饮食与生活方式)的男性可以参与。
图23:上图显示了抬轿子的动作。男性成员前后摇晃轿子,表示神明在轿子上。
图24:后港斗母宫的人士必须时而向燃烧着的檀香的炉子喷水,预防轿子过热
图25:龙山岩斗母宫的代表与后港斗母宫的代表(Aaron Tan先生)相互交换果篮与花篮。
这个举动表示双方密切的友谊,也代表后港斗母宫在龙山岩斗母宫的巡游行结束。
过后,进香团回到巴士上,准备前往龙南殿。
3. 后港斗母宫在7点半左右抵达龙南殿(坐落在大牌70盛港西道)。
据观察,龙南殿的九皇爷诞在装饰、食物的供给与娱乐(舞龙舞狮表演)上更为盛大。
图26:一架无人机在龙南殿的上空滑行,捕捉庆典全景。
图27:后港斗母宫的代表抵达龙南殿,一些庙宇人士手拿点亮的灯笼与黄色旗帜。
与过去拜访其它庙宇一样,手拿旗帜与香的庙宇人士带头进入庙宇,摇晃的轿子紧随其后。
图28:龙南殿的一名代表挥打法索鞭,为轿子驱邪开路。
图29:后港斗母宫的代表手拿牌匾“正行善道“,这也是道教的重要信仰。
图30:当后港斗母宫的代表步入庙宇时,一名小男孩于正前方往地上洒米。
在这次拜访中,后港斗母宫的代表到龙南殿的三个神台致敬。
图31:第一个是庙宇外部的神台。斗母宫的代表们向神明鞠躬致敬,同时手拿果篮与香。
图32:第二个是庙宇内部的神台。
图33和34:最后一个是庙宇主神的神台。
图35:当代表致敬完毕,斗母宫众人将“善行正道“的牌匾放置于两架轿子之间,如图所示。
图36与37:在此次拜访中,信徒有幸观赏舞龙舞狮表演。这不仅娱乐了前来参拜的信徒、让九皇爷诞增添色彩,也是一种为庙宇与信徒祈福的管道。
4. 后港斗母宫在晚上9点45分左右抵达葱茅园九皇宫(坐落在大牌28阿鲁慕甘路)。
葱茅园九皇宫的舞龙舞狮表演、仪乐队和花车异常精美。
图38:巡游队中的花车。
图39:仪乐队为信徒表演流行歌曲《恭喜恭喜》。
图40和41:舞龙舞狮表演。
图42:大头娃娃排成一列,为众人表演。
图43:八将军加入庆典。每一名将军手中都握有徽章,脖子处挂着发糕(一种象征“发迹“的华人糕点)。他们以酷炫的肢体动作表演。表演时,领头的将军(头饰相较其它将军稍大、也更为精美)被其它将军包围在中间。
图44:表演过后,他们脖子上的发糕被取下,放置在神台上。
图45:手握旗帜与香的庙宇人士带领巡游队前往庙宇外(前面)的神坛。
图46:后港斗母宫的代表向九皇爷的神坛致敬。
图47:后港斗母宫带来的花篮与果篮放置在葱茂园九皇宫的供奉桌上。
图48:后港斗母宫的一众人随后前往中央殿堂,向高位的神明致敬。
图49:一名后港斗母宫的人士手拿葱茂园九皇宫赠送的果篮。
5. 后港斗母宫在晚上10点45分左右抵达凤山宫(大牌49德福巷)。
图50:一抵达庙宇,迎接后港斗母宫的即是绚丽夺目、五彩缤纷的装饰。
图51. 有趣的是,这座庙宇还有一名主持人(凤山宫的成员)向众人介绍每项表演
图52:仪乐队正娱乐信众。
图53:舞狮表演。
图54:巡游队的花车。
图55:大头娃娃与八将军。
图56:随后,八将军把发糕交到庙宇主人的手上,以便其放置在供奉桌上。
图57:八将军表演后,后港斗母宫的代表迈向主神坛致敬。
第六天:2016年10月6日
今日,后港斗母宫将会进行“请水”仪式,这也号称是九皇爷诞中极为正式且重要的仪式。这个仪式在早上5点开始,只开放给庙宇的主要委员参与。由于“请水“属于庙宇的“私事“,因此许多信徒并不知晓这个仪式的存在。道长以诵念经文开始仪式,另外三名道士则从一旁的井中取水,并将之倒入道长手中的小红色杯子。领头道士持续念念有词,过后将小红色杯子反转360度,饮下杯中的井水,并将之吐出。回到后港斗母宫前,在场的所有道士都从榜鹅海中取了一些水。后港斗母宫中,参与仪式的庙宇成员的家人已经坐在各自的供奉桌周边等候。在参与仪式的队伍返回庙宇并向神明致敬后,一名道士一边走过不同供奉桌,并将之前取的海水洒在路经的桌子上,随后,另一名道士则在供奉桌上的一碗米饭上盖印,表示坐于该供奉桌的家人已经得到神明的庇佑。
图1:供给大众祭祀用的水果与祭品。
第八天:2016年10月8日
今天是玉皇大帝(也称作天公)的生日。
图1:庙宇人士在庙宇外部前设置了一个专属天公的神坛。
图2a:一名女信徒在主神坛前祭拜。
图2b: 一名女信徒用焚燃的檀香所发散的香烟“洗脸“,以达到”净化“身心,获得好运的效果。一些信徒也利用香烟”净化“自己的钱包。
图3:仪式的开始,道长吟唱,其余道士以及庙宇主要成员绕圈行走。
图4:信徒通过音乐提示,在特定时候鞠躬跪拜。
图5:另一项仪式需要运用到一些器具,特别是一种以红绳捆绑在黄色经文周遭的两个类似爪子的金属物。
图6:再次吟诵完毕,道士把仪式的器具——那两个类似爪子的金属物——丢出,在用绳子将其拉回。拿起香,道士步入庙宇内室,也是其它信徒不被允许踏入的地区。
图7:几分钟过后,他拿着香从内室出来,加入在场的其它成员。
图8:道长根据桌上的经文吟唱。
图9:道士利用托盘上的红色印章在米饭和金银纸上盖印、祈福,后将这些物品传到在场的信徒手中。这是为了增强印章庇佑信徒的力量。
图10:“抽签”——信徒会摇晃手中装满竹签(每支竹签标示着不同号码与文字)的签筒,直到其中一支“竹签”掉出。“竹签”相应的信息是神明给信徒的提点,这也是信徒与神明交流的机会。
图11:剧组向神明致敬,并把手中的“太子爷”放置在神坛上。
第九天:2016年10月9日
不知不觉,庆典来到第九天,也预示着九皇爷诞即将结束。庙宇中多姿多样的表演、义工准备的斋菜以及傍晚在榜鹅东岛恭送九皇爷的最终游行是这一日的亮点。
我们小组在凌晨4点15分左右抵达后港斗母宫,开始记录庙宇人士恭送九皇爷的准备。
图1。
图2。
图1和2:恭送九皇爷前,发生在庙宇的一些活动。在图1中,信徒一如前几日般焚烧祭祀品,诚心向神明致敬。在图2中,供奉桌上集满了信徒供奉给神明的物品。
图3:信徒一边看表演,一边享用斋菜。这些表演包括华乐演奏、马来鼓游行、舞龙舞狮、高跷表演以及八将军表演(可见图4、5、6、7、8)。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龙船上贴满了信徒的祈愿。傍晚降临时,龙船会运载到榜鹅东岛,用以恭送九皇爷。
图10:平安桥——保佑渡桥的信徒免于灾害。过桥前,信徒的脖子背面会盖上红色的“九皇大帝“印章,红色也表示吉利。
图11:“九皇大帝”的印章。与其在脖子背面盖印章,许多信徒更喜欢将印章盖在衣服上,因为他们相信这样做会让九皇爷给予的庇佑与好运更为持久。
图11:恭送九皇爷的吉时将近,庙宇人士开始整理供奉桌上的物品(图3)。
图12:傍晚6点20分左右,Aaron Tan先生与其他庙宇成员开始呼吁信徒排队,登上到榜鹅东岛的接驳巴士,参与恭送九皇爷的仪式。交通的安排与巡游行相似,男性轿脚与开路彩旗队登上罗里,而女性与其它庙宇成员、信徒登上接驳巴士。
图13。
图14。
图13和14:不久,车队抵达目的地,在场可见一些摊贩售卖雪糕与麻薯。Aaron Tan先生与一众人也准备了歌台表演与稍后的现场直播。
图15和16:庙宇主要成员开始设置舞台,并准备稍后仪式中会使用的金银纸。
图17:一辆罗里承载龙船抵达现场。龙船在运送途中被拆分以便于运输,卸下龙船后,庙宇成员在现场再次将其组合。
图18:庙宇成员将龙船再次组合。
图9:特邀嘉宾——陈振声部长(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来到现场。
图20:车牌999的黄色保时捷到来(运输九皇爷牌匾的车子),打响了恭送九皇爷的仪式。接踵而来的是一辆辆花车,以及各类表演。
图21:花车驶入现场。
图22:舞龙表演。
图23:大头娃娃表演。
图24:八将军游行。
图25:大头娃娃的另一项演出。
图26:齐天大圣表演。
图27:舞狮表演。
图28:八将军操步游行。
图29:庙宇主要成员,由开路彩旗队在前方领队。
图30:道长到来。
图31:四架轿子摇晃着进入现场。
图32:抵达九皇爷的主神坛后,四架轿子面向主神坛作冲刺状,后陷入静止状态以向神明表示敬畏。神坛外围的围栏随后被移开,庙宇人士相互传递香,让信众可以向神明致上最后的敬意。
图33:晚上10点半的烟花表演预示恭送九皇爷的仪式正式开始
图34:道士与信徒一同向九皇爷致上最后的敬意。仪式完毕,道教总会主席 Tan Thiam Lye,手拿焚燃着檀香的香炉,在儿子Aaron Tan的协助下,领先登上船只。在此之间,保安人员严格视察现场动静,戒备森严。
图35:登上船只的成员身穿救生衣,严格遵守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图36:龙船被运送上一个木制平台,随后从平台上推下海中焚烧。
图37:随后,庙宇主席、其儿子以及其他庙宇成员在船只上,目视龙船飘远。
图38:一群庙宇人士在码头一边开始焚烧供品。
图39:龙船的焚烧反映信徒的恶运被驱走,好运降临,这也预示了九皇爷诞正式结束
图40:在庙宇后方,黄色蜡烛与横幅被红色蜡烛与横幅取代。随着“斋戒”与“净身”的结束,庙宇也开始招待信众荤食。
文字与图片:后港小组 2016 (Jesslyn Kiam, Valarmathi Mahendran, Chong Yoke Ming, Cara Wong)
组长:Dean Wang
在此向玄武山翰林院致上最真诚的谢意,感谢他们在我们小组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所给予的支持与协助。
研究小组(通过首席研究员)与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拥有此网站的所有照片与文字的所有权,除另行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