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港斗母宫
1. 前言
创立于1921年,后港斗母宫是新加坡最早尊奉九皇爷的道教庙宇。虽然早期的善信都来自于后港与实龙岗路上段的闽潮族群,后港斗母宫至今已成为享誉全岛的九皇庙和九皇诞的主要中心之一。
2. 筹备
轿子
图1和2:庙宇人士会仔细照料轿子的每一个细节,如:清理轿子和检查轿子是否有任何损坏等。每个人都有固定的任务,而其中一个任务即是替换、维修和装饰LED灯。
图3和4:以上两幅图皆显示了庙宇人士准备轿子的过程。每年,轿子的外形都会更换,并以新的LED灯作装饰。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庙宇人士已经技术娴熟。每一年,他们都会为轿子思索新设计,确保轿子可以持续维持独特的外形,吸引众人的注意力,并让他们留些深刻的印象。
图5 – 7:后港斗母宫拥有四架轿子。每架轿子已经亮灯,随时准备让轿脚抬起,作好迎接九皇爷的准备。由于精美繁复的木头龙雕与金制装饰,斗母宫的每架轿子重达400公斤。
装饰
图8-10:九皇爷诞时,庙宇内的红色装饰——横幅和灯笼——会替换成黄色装饰。这些黄色装饰在庙宇内四处可见,表示九皇爷诞正在进行中。这些装饰印有“后港斗母宫 庆祝九皇大帝圣诞”(遵循过去从右到左的写法)。
布局
由于九皇爷诞广受新加坡道教徒大肆庆祝,因此其庆典的布局需要极大的空间。
普遍上,庆典会在庙宇室外进行,总共分成三个区域。踏入庆典现场,左手区域可见到售卖油灯、食物供品以及香的摊位,提供信徒购买来供奉神明。还有一个摆放着四架轿子的舞台。在中间区域,可以看见许多表演节目(例如:摇晃的轿子、舞龙舞狮表演),右手区域则有厨房、用餐区和戏剧表演。
然而,今年与往年有所不同。新建的地下停车场改变了原有的布局。如今,踏入庆典现场,左手区域可见到售卖油灯、食物供品以及香的摊位,还有一个新的办公楼。右手区域则是摆放着四架轿子的舞台、建在地下停车场顶部的戏剧舞台,再加上厨房和用餐区。
3. 请水
九皇爷诞由正式邀请”北斗星君”下凡参与一年一度的聚会开场。这个仪式在榜鹅东岛进行,庙宇人士会手抬众神(清水祖师、田都元帅、九皇爷的牌匾和九皇爷的香炉)的轿子大力摇晃,表示他们已然下凡。这即是俗称的“请水”仪式。
男性信徒手抬轿子,步行到庙宇前的空地,为庙宇的仪式与前往榜鹅东岛作准备。抬轿子的一员(也称轿脚)必须由后港斗母宫的忠实信徒担任。不属于后港斗母宫的信徒是不能抬轿子的。此外,轿脚也必须严格遵循吃斋的戒约。这些男性轿脚会被分成四组,并以英文字母甲乙丙丁命名。每架轿子会指派一组信徒负责抬轿。每组拥有10-15名男性,在特定的时间段轮流抬轿。
出发到海滩请水前,众人拍了一张合影。
如庙宇成员一般,斗母宫的信徒若要参与请水,那就必须身穿图中所示的服饰。这套白色的服饰与华人葬礼的追悼息息相关。
九皇爷诞的一大亮点是纸制的龙船(如上图所示)。信徒可以将自己的心愿写在纸条上,并在这九天的庆典中,随时将纸张贴在龙船上,这将协助信徒获得好运与九皇爷的庇佑。在庆典的最后一天,这个龙船会被放到海中焚烧,预示摆脱厄运,确保好运伴随。
请水在晚上八点半左右开始。今年,这个仪式的特邀嘉宾是新加坡现任内务部部长尚穆根。
庙宇的信徒焦急地等待轿子抵达榜鹅东岛,这也标志着仪式的开始。
在8点55分左右,轿脚抬着轿子抵达现场,并前行到临时搭建的舞台和舞台上的神坛前。轿子抵达神坛前方,庙宇人士将田都元帅和清水祖师从轿子请到在台上的神坛。
领头的道士——林再添道长——带领庙宇众人开始进行另一项仪式。后港斗母宫的主席Tan Thiam Lye先生、尚穆根部长与庙宇众人手拿三支香踏上舞台。随后,道长领头向神坛鞠躬,手拿柚子叶洒水,并开始诵唱与摇铃。庙宇众人随后跟随道长的指示,在特定的时间段鞠躬与下跪。
庙宇理事将茶倒入排列在神坛前的小茶杯,不久将香炉中的檀香点燃。锣声响起,现场的气氛变得更为肃穆庄严,与此同时,置放在篱笆边的金银纸被点燃。
尚穆根部长将香炉高高举起,走下舞台,前行到轿脚与轿子的所在地。随后,他把燃烧着檀香的香炉摆在轿子上,其余的雕像也陆续移回轿子。此时,庙宇众人大声喝喊“Huat ah”(福建语中的”发“——有发迹、发财之意)。
同时,其余庙宇成员从信徒手中接过香,并将金银纸燃烧。
轿脚动作划一,在前往罗里的途中大力摇晃轿子,准备搭乘罗里回到庙宇。
当所有轿子与神明回到庙宇时,九盏油灯以三角形排列,高升到竹筒上。这九盏油灯的亮灯也表示后港斗母宫的九皇爷诞正式开始。
轿脚重复了他们在榜鹅海滩所进行的仪式——动作划一地摇晃轿子。他们就这样重复了好几回合,并在合适的时候替换轿脚,避免轿脚因为激烈摇晃那些极重的轿子而过劳。这也解释了后港斗母宫为何在只有四架轿子的情况下,却安排如此多轿脚。
持续摇晃轿子,轿脚动作整齐地前行到庙宇内部。随后,庙宇人士将轿子上置放的香炉和九皇爷的牌匾卸下,归位二楼。
当天的最后一个仪式由林道长主持——为平安桥祈福。想要祈求平安的庙宇信徒可以在接下来九天的庆典中度过平安桥,直到九皇爷诞结束。
4. 其它活动
- 巡游行
今年的巡游行在九月初四进行,也是九皇爷诞的第四天。巡游行是一个全日制的活动,后港斗母宫在今天里一共拜访了8座东北地区的友庙(金山寺、南山海庙、汫水港斗母宫、龙山岩斗母宫、龙南殿、葱茂园九皇宫、凤山宫与玉海棠,观音堂)。巡游行的目的是为了彰显后港斗母宫和其它友庙的密切联系。两架轿子,分别承载着九皇爷的牌匾和香炉,在下午1点从后港斗母宫出发。巡游行一直持续到今晚的11点半才正式结束。
后港斗母宫与友庙提前商定,在巡游行当天遵循特定的流程。后港斗母宫的巡游队由花车领头抵达友庙,舞龙舞狮紧跟在后,在现场施展了一段铿锵有力的表演。庙宇的仪式队伍,随着轿子最后抵达。在进入庙宇之前,一名年轻的庙宇成员往路上洒了一把把混了盐的米,就如同请水游行中所作的仪式一样,为九皇爷驱邪、开路。开路彩旗队与庙宇委员会也一同参与了这项重要的仪式。后港斗母宫的其中一名代表手拿礼篮,另一名手拿一篮檀香。
为了方便大众参与这次活动,庙宇也安排了接驳巴士,从后港斗母宫出发到8座友庙。根据规定,所有参与巡游行的信徒都必须身穿全白。衣服上也印有后港斗母宫的徽章,表述了庙宇成员的身份,也让成员之间更轻易地相互辨识,并在接驳巴士前往下一个地点之前提醒同庙成员登上巴士。
图59:巡游行的时间表。
龙山岩斗母宫
如之前一般,后港斗母宫的花车最先抵达,包括后港斗母宫潮州大锣鼓, 马来西亚新山笨珍海南会馆铜乐队,以及洛阳大伯公和Clean Solution公司赞助的花车。
接下来,威义体育馆的舞龙舞狮进场表演。庙宇的仪式队,伴随着后港斗母宫潮州大锣鼓的奏乐随后入场。一名年轻男子领头洒米,开路彩旗队与两名男子敲锣打鼓,跟随其后,表示后港斗母宫正式到访。后港斗母宫的各个代表手拿三支香入场,而手拿香炉的代表则紧跟在他们后面。
庙宇的众人手拿三支香,首先向龙山岩斗母宫外的神坛致敬。
随后,他们前行到玉皇上帝的神坛致敬,再前往九皇五帝的神坛致敬。
众人随后进入庙宇内部,向九皇爷致敬。此时,龙山岩斗母宫的理事(左)用左手将三支香交给后港斗母宫的代表,让他们向神明致敬。在道教中,左手表示“阳”,有尊重之意。在这个过程中,理事也说道“焚燃檀香将获得平安”。
将手上的香插入香炉后,后港斗母宫的代表将礼篮交予龙山岩斗母宫的代表。后者也从前者那里拿过一块檀香,放入庙宇的香炉中。作为交换,友庙的代表在轿子上的香炉添加了一匙檀香粉。完成以上仪式后,友庙的拜访到此结束,但轿子依然持续摇晃,并向九皇爷神坛的方向多次冲刺。后港斗母宫的轿子伴随着潮州大锣鼓的节奏持续运动。随后,轿子转向出口,准备出发前往下一座友庙。
龙南殿
巡游队来到龙南殿,如之前的程序一样,仪式队与轿子相续入场。仪式队先行到九皇大二帝的神坛致敬。这次,负责拿檀香篮的是林金发先生。
仪式队以及庙宇代表随后向坐落在帐篷另一端的玉皇大帝神坛致敬。
第三,庙宇众人前往九皇爷和斗母的神坛致敬。在鞠躬和插香后,后港斗母宫将礼篮交给龙南殿的总务Tiong Choo Chye先生。接过后港斗母宫代表的檀香篮与礼品后,Ling Kin Huat先生与后港斗母宫众人一起进入一个坐落在神坛后面的黄色帐篷,而黄色帐篷也只限男性信徒进入。
后港斗母宫的轿子随后聚在一起,摇晃激烈,并向九皇爷和斗母的神坛作几次冲刺状。结束后,轿脚将轿子置放在九皇爷和斗母神坛前的木制长椅上。
7点半左右,出发前,一名龙南殿的代表往轿子上的香炉加入一匙檀香分。轿子再次摇晃,向出口前行。其他信徒则迅速登上接驳巴士,以赶往下一个地点。
凤山宫
抵达凤山宫后,巡游队依照之前的秩序入场:色彩鲜艳的花车、马来西亚新山笨珍海南会馆铜乐队、后港斗母宫潮州大锣鼓、威义体育会的舞龙舞狮团、南仙体育会的将军与神童。庙宇的仪式队和代表紧随其后。他们步行到主殿内的九皇爷神坛,排成一列。友庙代表递给后港斗母宫的代表各三支香,随后向神坛鞠躬三次或多次,再把手上的香插入香炉中。
在轿子抵达现场之前,五军进行了一项仪式以驱邪。随后,两架轿子双双抵达,并绕圈摇晃。跟过去拜访友庙一般,两架轿子轮流想九皇爷的神坛作三次冲刺状,随后前行到庙宇后边的另一个神坛。
临近主神坛之前,两架轿子停顿了一阵。凤山宫的代表手握香致敬,随后转身面向轿子下跪。他随后在轿子前献上的供品有(依照顺序排列):一盘橘子、一盘梨、黄梨以及发糕。仪式最后,代表焚烧了最后一支香,然后带领众人高喊“Huat Ah!”过后,众人将在旁的一叠叠金银纸也焚烧,祭祀神明。轿子与轿脚返回罗里。与之前拜访龙南殿一样,凤山宫在接过后港斗母宫的檀香块后,并没有回报后者一匙檀香粉。
回到后港斗母宫后,五军依然必须驱邪开路,以让两架轿子返回庙宇内。载着香炉的轿子在摇摇晃晃中,前往斗母与九皇爷的神坛。随后,轿子被放下,庙宇众人以一块黄色的布将轿子严严实实地遮起来,只留下一个开口让人将香炉移出去。接着,载着九皇牌匾的轿子来到神坛前。如同之前的轿子一般,庙宇人士将其以黄布遮起来。拿出牌匾后,他们前往二楼,将牌匾送回相应的神坛。后港斗母宫的二楼只开放给特定人士进入,因此调查小组并没有机会进入。随后,庙宇众人(仪式队和庙宇代表)聚集在九皇爷神坛前。他们双手合十鞠躬,今日的巡游行也宣布告终。
B. 请水
九皇爷的第六天是后港斗母宫的一个重要日子,因为今天将会进行一个庄严的仪式——“请水“。这个意识在早上5点开始,一直到下午结束。然而,参与早晨仪式的人只能是庙宇的主要委员。
准备
请水这个大型仪式主要有两个部分:(一)从庙宇中的井取水、(二)到榜鹅海取水。在这项仪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庙宇的布局。之前空旷的入口,现在已经架设了一个庞大的玉皇大帝神坛,神坛周围被一排排的桌子环绕,桌上则放着献祭的供品。玉皇大帝的神坛主要由一座设计精美的纸制宫殿组成。宫殿两旁是象征“感激“的甘蔗。神坛上置放着金银纸与不同供品,如:橘子、苹果、香蕉与发糕。宫殿周围的供品由信徒捐助,每一份售价80新币。庙宇信徒可以购买供品,以向九皇爷表达感恩之情。每份供品由一叠金银纸和不同食物(如:发糕、一碗米、橘子),还有一份斋饭(包括:春卷、斋叉烧片、红龟糕)。由于时候尚早,斋饭到了稍晚时才会摆放,这是为了确保食物的新鲜。
在庙宇后面,井前已经设好了一座神坛。水果供品尤其是苹果、橘子和梨,各成5颗摆放在红色的托盘上。干粮供品如:冰糖、花生、弹牙糕点、各色印着吉利字眼的糖果、芝麻糖、花生糕点、红色软糖、香菇、干豆皮、粉丝、紫菜和黑白木耳。此外,茶和米酒也献祭在井前。
井是仪式的另一项重要元素。许多信徒表明,井存在多年,从不干涸,因此他们相信井有灵气。信徒也分享了一些灵异故事,如相机在拍摄井的时候黑屏或当机,越加肯定了井的灵异之说。
在庙宇供奉斗母和九皇爷的主殿中,各式各样的供品礼篮置放在桌上。这些礼篮中有乌龟形状的黄色发糕在底部,示意长寿。乌龟嘴含金币,示意繁荣。乌龟周遭还有凤梨装饰与橙色发糕在前,全皆象征繁荣。
仪式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是用来取井水与海水的青花瓷瓶。这只瓶子随后被摆放在主神坛上。
仪式
早上大约5点半左右,第一项仪式在九皇爷和斗母神坛前开始了。林道长主持仪式,其他道士敲打唢呐伴奏。仪式队的成员根据道长的指示鞠躬下跪,向神明致敬。
第二,林道长走到庙宇入口处的神坛,仪式继续进行着。林道长嘴中念念有词,开始摇晃手上的摇铃,并时而敲打木鱼。庙宇众人在林道长的指示下鞠躬下跪。不久,他们回到庙宇大厅,准备结束第二项仪式。此时,林道长宣布让众人短暂休息,为第三项仪式作准备
第三项仪式“取井水“在早上大约7点20分左右开始。五名道士聚集在井前的神坛进行仪式。如往常一样,所有道士开始演奏手中的乐器,并在特定时段吹起号角。林道长再一次带领众人诵念经文,时而指示他们鞠躬下跪。
当道士在吟诵经文时,庙宇人士往井中降下一个红色的桶取水,接着分别把水倒入两个装着柚子叶的红色小碗中和稍前所提到的青花瓶。手中提着木剑,林道长拿起一个红色小碗,喝了一口水,再将水吐出。这个动作一连重复了好几次,直到地上被井水覆盖。过后,他与其它道士又再次开始吟诵经文。
吟诵完毕,一名庙宇成员手拿青花瓷瓶,另一名手拿放置着两个红色小碗的托盘。这两名成员带领众人返回庙宇大厅,五名道士和众人跟随在后。
在庙宇大厅内,手拿青花瓷的成员将其置放在斗母与九皇爷的神坛上,随后,林道长念诵了几句经文,应用醮了井水的柚子叶往大厅周围洒水。他在跨步行走时,也会在固定的时间段摇铃。
接着,另一名道士与庙宇众人前往庙宇后的另一座神坛。那名道士一边念诵经文,一边应用手中醮了井水的柚子叶往神坛四周洒水。他在庙宇的所有神坛重复洒水,直到返回庙宇主神坛才结束。第三项仪式也随之结束。在请水第二部分开始之前,庙宇众人在此作短暂的休息。
在请水的第二部分,庙宇众人拿着青花瓷瓶,前往榜鹅海取水。这个仪式需要应用到九皇爷的轿子与其清水祖师和田都元帅两尊神明。出发前,林道长往该轿子上洒水驱邪。
道教音乐在庙宇大厅响起,庙宇委员将田都元帅和清水祖师的金身从神坛中请出。信徒在看见金身后,双手合十,向神明聊表敬意。这显示了神明在信徒心目中的庄严地位。此时,另一名成员从庙宇大厅走出,手拿一炉檀香,安置在第一乘九皇轿上。然而,另一乘九皇爷轿子,却被黄布覆盖起来,只留下一个缺口,让男性成员出入。这是为了确保安置轿子神圣时候不受侵犯,因此不能让其出现在大众的眼目之中。
在早上大约9点05分左右,轿脚动作划一,激烈摇晃两架轿子,并将其搬运到罗里上。
临近海滩,两座雕像被放置在台上的神坛上。接着,轿脚朝神坛的方向,前后摇晃轿子,后停了下来。庙宇人士也将装着井水的青花瓶放置到神坛上。随后,众人走到台上,向神坛致敬。庙宇委员会与赞助人接过香,在黄色的蒲团上下跪祭拜,并依照林道长的指示,在特定时段鞠躬。吉时一到,Aaron Tan与几位理事便到海畔取水。在这个过程中,林道长与庙宇众人必须保持下跪的姿势。
庙宇人士先用一个黄色的桶承装海水,再倒入青花瓷瓶中。Aaron Tan取水完毕后,将青花瓶举国头顶,返回海滩上。林道长与众人也在此时纷纷站起。最后,庙宇众人将两座神明金身与青花瓶带回庙宇。
抵达庙宇后,三个手拿清水祖师、田都元帅、青花瓶的三个代表,排成一列,进入庙宇。舞狮也在此时起兴,铿锵有力地飞腾起舞,为回返的他们喝彩。接着,轿子摇晃着进入庙宇,随之而来的是南仙体育会的神童。轿子激烈摇晃,直达庙宇大厅前方才停下。如上次一般,庙宇众人再次以黄布将轿子与自己遮掩起来。接着,他们将焚燃着檀香的香炉从轿子取出,带到二楼的九皇爷神坛。
在早上11点36分,另一项仪式在庙宇的大厅进行着。完成庙宇大厅的仪式后,五名道士前往玉皇大帝神坛前的供奉桌。桌上的每一份供奉都写着捐助者的姓名。仪式结束后,信徒可以将这些供品带回家。信徒相信,倘若服食食物供品,他们就会受到神明的庇佑。
五名道士围住圆桌。第一名摇响手中的摇铃,手拿柚子叶向供品洒水。第二名道士在每碗米饭上盖上印章。信徒可依据米饭带回家,其示意着好运与财运。剩余的三个道士各自敲响自己手中的乐器,嘴诵经文。
以上仪式结束后,道士前往庙宇后面的神坛和戏剧台主持仪式。过后,道士与庙宇成员纷纷向斗母和九皇爷神坛鞠躬。清水仪式也到此结束。
V. 送九皇爷回銮
随着九皇爷诞第九天的到来,庆典渐进尾声。送九皇大帝回銮仪式在在晚上7点举行,地点在榜鹅东岛。此外,庙宇也会为想要前往海滩送九皇爷的信徒准备接驳巴士,接驳时间分别安排在6点与8点。
准备
在送水仪式开始前,庙宇委员将九皇爷神坛的架子、一箱发糕和金银纸,以及几箱救生衣搬到罗里上。这些委员必须提早一个小时到达海滩,因为这样才有充足的时间设置神坛。
晚上6点,庙宇成员在开始海滩上设置神坛,并准备送水仪式所需的各样物件。他们先将罗里上的所有物件卸下,放置在台上,随后挂起黄色布条。这个布条上绣着飞龙与“后港斗母宫”五个字。摆置在桌上的还有花瓶、一篮鲜花、发糕和茶杯等。台上也禁止女性踏足。
.
庙宇成员在准备当儿,其它职员也在围栏上挂上垃圾袋,确保地方的整洁。一些表演者也在现场布置安全垫、确保音效系统可以运作,为稍后的舞狮表演作准备。由于请水仪式异常盛大,因此也会在“RINGS“直播,兼顾那些不能前来的信徒。
夕阳西下,请水的时间渐进,仪式前的准备也告一段落。一些大众已经来到现场,在海滩上徘徊,一些则已经入坐,等待庆典的开始。海滩周边也有一些摊贩,向大众售卖小吃。
请水仪式在朱慧真与黄浩峰的歌声下开始。两位歌手以悦耳的歌声唱着福建流行歌曲,夺得众人热烈喝彩。在演唱期间,歌手也时不时将麦克风指向观众席,希望他们可以一起伴唱,炒热气氛。
如今,观众席已经座无虚座。此时,主持人王雷和林如萍开始欢迎向前来参与庆典的大众,而另外两名歌手则持续表演。不久后,载着纸制龙船的罗里驶入现场。龙船在运送途中已经拆分,以便于安置在罗里中运输。卸下龙船后,庙宇成员会在现场再次将其组合。
卸下龙船后,庙宇成员在现场先将龙船的底部重新组合。过后,庙宇成员用竹竿(绑在龙船两边)将龙船抬到附近的停靠区。最后,庙宇人士将龙船的帆与船身组合,发糕也被摆在船壳上。在这个过程中,庙宇人士必须分工合作,小心翼翼,才能避免易燃、稀薄的纸有所毁损。
就在庙宇成员将龙船从停放区移到海上的浮台时,后港斗母宫的一些前辈也在一旁监督移放过程。龙船会一直摆置在浮台上,直到庙宇人士在稍后的仪式将其推到海中央焚烧。这些成员挺拔的身影在星光下闪闪生辉,远比黄灯笼的光辉令人夺目。
晚上8点51分,大会贵宾——Dr Mohamad Maliki Osman(东海岸集选区议员、高级政务部长、国防部长、外交部长以及东南区市长)、Mr Darryl David (宏茂桥集选区议员)、Mr Chua Eng Leong (阿裕尼集选区议员)——宾临现场。现场的气氛热闹非凡,各色表演和游行为送水的开幕献上满满活力。
9点12分左右,舞狮团在铁杆上给众人献上了精彩夺目的表演。
带来下一场表演的分别是Jamiyah Singapore Kompang Group和洛阳大伯公宫印度传统鼓乐团。
身穿传统服饰,他们敲击着马来族的传统乐器和印族的唢呐。极富多元种族的表演为庆典带来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
9点20分左右,最后一名贵宾宾临现场——Mr. Teo Chee Hean(新加坡副总理)——与后港斗母宫主席Mr. Tan Thiam Lye和一些庙宇成员宾临现场。在这之前,Mr. Teo Chee Hean就已经在2015年担任过送水的贵宾。
接下来的表演者来自武当城隍道教养生院,为大会献上了太极扇表演。这个表演后随之而来的是花车、操步队以及马来西亚新山笨珍海南会馆铜乐队。
接着,马来西亚新山洪场体育会高跷队入场,娴熟的技艺与高超的平衡感,再加上高跷上令人叹为观止的热舞与火圈表演,惹得大众强烈喝彩。威义体育会接踵而来,青橙两色的4只舞狮和2只舞龙组成的舞龙舞狮团,在路上不时停下,摆出千姿万态,让人观赏。
南仙体育会神童队、神将队和锣潮州鼓队的表演者陆续进场。过后,后港斗母宫潮州大锣鼓与中莲殿武英八将团在游行中列队成型。这些八将军由一名由领头的将军带领组织队形。
这些扮演将军的表演者在早上5点开始就已经梳妆打扮。他们的妆感力求以威风凛凛、不怒而威为目标,目的是为了驱邪。他们头顶上的各色装饰(如:矛头)皆是用于捕捉路上的“恶灵“,为九皇爷驱邪开路。主持人不断警戒观众,不要干扰八将军不断变换的队形,避免伤到表演者与自己。
接下来,后港斗母宫的成员与轿子进场。在这时候,大众已经根据吩咐,运用现场各处摆置的蜡烛点亮自己手中的香。原本将信徒圈起的围栏被移走,信徒加入了游行的队伍。四架轿子跟在信徒背后。
台上,仪式队成员与大会嘉宾正在台上,等待轿子来到神坛。不久,现场所有人站起来唱福建官歌。主持人高喊三次“hougang dou mu gong da jia heng bo”(后港斗母宫,大家幸运不?),最后在以一声“Huat”(发)作结尾。在10点11分到10点14分左右,烟花表演伴随着一首歌“jiu huang da di huat ah huat” (九皇大帝,发啊发)响震全场,为送水打响第一炮。
四架轿子在地上停了下来,两名庙宇委员会从相应的轿子上拿出雕像,并将之放置在神坛上。另外两名成员随机双手合十,将雕像祭拜以示尊敬。Mr. Tan Thiam Lye不久后也登上台,手中握着从轿子上卸下的香炉,将其也置放在神坛上。最后,第四名成员手拿挂着鲜花圈的九皇爷牌匾,登上台。
三位道士(林道长站在正中)主持仪式。林道长旁边的两名道士,在特定时段敲锣打鼓,而林道长则带领众人吟诵经文,并时而吹起号角。最后,所有道士以微鞠躬结束仪式。过后,林道长从吹号角切换到摇晃金铃,而庙宇中的两人一个打鼓、一个吹喇叭。
接着,仪式变得肃穆庄严,林道长双膝下跪在蒲团上,有节奏地敲打木鱼,而他左边的道士则停止演奏乐器,右边的道士则不断摇晃摇铃。每当鼓声响起,道士会指示众人齐齐鞠躬,信众跟随。43鞠躬后,龙船被推到海中央,最后两声鼓声响起,每个人站了起来,而庙宇成员播放了一首道教音乐。
信徒手中的香被庙宇人士集合起来,并将之放置在一叠叠的金银纸中(已在之前拍成圆形状)。白色的头饰与黄色的手带也被收集起来,并于金银纸放在一块焚烧。场中的音乐变得越加急速、轻快。在远端的另一边,龙船已焚烧,示意恶运受到驱赶,主持人再次高喊三次“Huat Ah”。另一艘船上,焚烧着檀香的香炉被放入海中,恭送九皇爷。信徒纷纷下跪,手拿香,一同恭送九皇爷。
庙宇成员持续在海上循航,确保一切相安无事后,才返回岸上。接着,他们把神明的雕像与九皇爷的牌匾送回轿子上,然后启程返航。这时,众人纷纷散去,信徒登上接驳巴士,返回庙宇。
在庙宇中,黄色的装饰(灯笼与蜡烛)被取下,以红色装饰代替,这表示九皇爷庆典已经落幕。
结论
通过九皇爷诞,我们发现就算每座庙宇都一同祭拜九皇爷,它们却各有特色与自己的行事惯例。这些区别也是各个庙宇的闪光点,为其加注独有的特色。
另一个发现则是稻米在道教仪式中的重要性。在整个九皇爷诞中,米饭是祭祀神明的重要供品,庙宇在请水时会将之给予信徒以表示神明的庇佑、或是在开路时用以驱邪以让轿子通过。稻米的存在反映了道教的清白与朴素,不会如其它美食般扰乱一个人的思想。总的来说,庙宇成员之间、庙宇成员与其他庙宇成员之间的密切联系也在庆典中表现出来,向人们反映了中华文化与习俗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字与图片:后港小组 2016 (Jesslyn Kiam, Valarmathi Mahendran, Hakeem Hussein)
组长:Dean Wang
在此向后港斗母宫致上最真诚的谢意,感谢他们在我们小组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所给予的支持与协助。
研究小组(通过首席研究员)与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拥有此网站的所有照片与文字的所有权,除另行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