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o Bu Keng 蔡厝港斗母宫
揭开九皇盛事的神秘面纱:蔡厝港斗母宫
蔡厝港斗母宫介绍
蔡厝港斗母宫坐落于蔡厝港区德惠巷大牌二号,与九龙庙,天云庙, 三中宫以及圣德坛合并形成“五庙合一”的蔡厝港联圣宫,并位于正中间的位置。庙里主要供奉的神明是九皇大帝,因此每逢九月初一至初九,蔡厝港斗母宫就会庆祝九皇爷诞辰。在这为期九天的庆典里,主要的活动就包括:请水、问事、过平安桥、参拜、游境、送水等。其中重头戏就属初一的请水和初九的送水这两天。在这两天, 数以千计的信众将会莅临庙里,连同庙里的理事会一起到大士海边分别进行迎銮和送銮仪式(即恭迎和恭送九皇大帝圣驾)。当天场面热闹非凡,并伴随着许多花车、舞狮舞龙及锣鼓队等,可说是庙里一大盛事。
蔡厝港斗母宫的历史背景
回溯蔡厝港斗姆宫的历史,据现任的庙主王火星受访时表示,早年蔡厝港12英里半双溪登雅村(俗称内东成)是没有九皇爷的。于是,其中一位村民蔡恩( 已故)就从槟城请来了九皇大帝的香火,但由于村中未有九皇爷庙,所以他就先把请回来的香火暂时寄放在后港斗母宫。后来,蔡恩找到该区领袖王可味,也就是现任庙主王火星的父亲,协商,决定在村中成立了斗母宫,供奉这尊从槟城请来的九皇大帝。
因此,早年的蔡厝港斗母宫是由内东成的村长召集村民合力创建,从一间简陋的小亚答屋,到改建为屋瓦锌板的庙宇。之后因为人潮不多而且香客抱怨地处偏僻,来往很不方便。所以,村长就于 1945 年将庙向外搬迁至比较有人潮而且靠近河流的地区,他们称那里为“外东成”。后来,陆续有庙建在旁边,逐渐形成 5 间庙,即分别是金水馆、水沟馆、斗母宫、灵晋堂以及来圣宫。
但是好景不常, 1992 年因土地被征用,蔡厝港斗母宫被迫乔迁至德惠巷临时庙,而它附近的庙宇也各自搬离,只有水沟馆随着斗母宫一起搬迁到现今的蔡厝港联圣宫。直到 1996 年,蔡厝港斗母宫找到新址,并与九龙庙,天云庙, 三中宫以及圣德坛合并形成今日“五庙合一”的蔡厝港联圣宫 。蔡厝港斗母宫从 1920 年成立至今,已有 90 多年的历史,可说是新加坡历史悠久的老庙。
节日前的准备仪式
九皇圣诞对蔡厝港斗母宫而言是一年一度的大型重要节日,为了筹划此活动,理事们早在同年2月就开始召开会议,展开后续的一切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相当繁琐且费时,其中就包括包括申请活动场地位置的许可证,以及在公共道路上进行仪式和游行的许可证等等。由于申请过程要征得政府和许多不同相关部门单位的同意,因此过程有时需要耗费长达十个月的处理时间。而2016年的筹备过程对理事们来说尤为艰难,因为往年固定的活动场地因为装修而被迫关闭。 因此,他们不得不换成一个新的区域 – 庙前的停车场。但是过程中又得经由许多相关单位批准才能开始后续的筹备过程。
理事们除了要面对申请场地、准证等办理手续的困难之外,他们所做的决定还得征求“老板”(九皇大帝)的同意。按照惯例每年农历八月初九,九皇大帝就会下来起乩。这时理事们就会向九皇大帝请示他们的决定是否可以进行。而2016年又因为需要处理的事情较多,所以九皇大帝就被邀请下来了做两次的咨询以及确认的工作,分别是6月初9和8月初9。请示的过程一般只公开给理事咨询大日子筹备事项,同时过程中也会有金鼓队(蔡厝港斗母宫的鼓队名称)在旁敲锣打鼓助阵。
(图为金鼓队在九皇爷诞辰时敲锣打鼓)
金鼓队
金鼓队,又音(福建话的“kim kor dui”),一开始是在三中宫成立的打鼓队。后来因为两庙(三中宫和斗母宫)的理事一样,金鼓队之后才逐渐融入斗母宫。往后,由于金鼓队每年都会参与斗母宫的九皇大帝诞辰盛事,因此金鼓队也以“斗母宫金鼓队”而被人广泛知晓。 金鼓队的成员大多数是庙里的年轻一代,因为年纪较小,所以被看成是庙里具有朝气蓬勃、现代活力的青年代表。根据庙里的理事Lao Gu的说法,金鼓队的作用在于,他们一般会在寺庙的特殊庆典上会集体敲锣打鼓与铙钹。金鼓队的目的与舞狮队的功能相似,都是活跃气氛,使庆典更加热闹,敲打时所发出鼓与铙钹的声音实际上是为了通知人们斗母宫正在举办庆典,同时带动庙里的气氛。
九皇庆典的准备工作
九皇诞辰的庆典前夕,九皇大帝亲自降临指点筹备事宜,被视为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据理事们透露,通常九皇大帝下来都会表示希望一切照旧,不必太过奢侈铺张,能在理事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就好。但是对于庆典时所应该要有的礼节和用具,九皇大帝向来非常严谨,表示一定不能从简。例如在理事们请示完九皇大帝后,九皇大帝就会亲自去检查,之前被运回寺庙的九辆轿车和斗母娘娘花轿,看是否符合礼节。
洗庙仪式
庆典开始前除了要处理与节日有关的行政事宜之外,蔡厝港斗母宫的外部,内部,厨房甚至是庆典期间所使用的所有器具都要进行彻底的清洁,也就是洗庙仪式。洗庙主要是为了迎接九皇大帝,因为九皇大帝对于清洁和纯洁非常讲究。 所以在大日子前夕,九个轿子从原本的寄放处运回到寺庙时,他们也会经历一次彻底的清洗过程。 清洗过程主要就包括清洗它们的表面以及内部,另外也会做一些修复以及重新装饰的动作。
(图为蔡厝港斗母宫的理事们将轿子和椅子从原本位于wong fong公司的寄放处运回寺庙。)
(图为清洗轿子的过程。)
(如图:寺庙的理事们在擦拭和清洁牌匾以及神像。)
除了清洁庙宇,庙里的人每年还得固定去收集去年所竞标出去的发财炉。收集到的发财炉会被重新清洗以及更换里面的灰烬,然后再重新拍卖。由于竞标的人分布在全岛各地,因此庙里的人主要会分成四支队伍在同一天收集所有的香炉。
(图为庙里的人到信徒家去收集香炉,他们会先移除贴在香炉后面的符咒,才取出发财炉。大日子过后要将香炉送到信徒家里时,庙理事会在香炉后面贴上新符咒,也在香炉里面化符咒)
收集发财炉的队伍通常分成4队,每个团队由庙里不同年龄层的人组成。 通常年轻一代会坐在货车后面,在通往信众房屋的路途中敲锣打鼓。 因为乐器的声音同时也是在通知信众们,他们将要到达的一种方法。
一旦将香炉收回到庙里后,庙里的人不但会将它们清理干净,而且还会将内部的灰烬以及旁边的装饰做更换。
发财炉经过彻底的清洁以及更换装饰后,庙的周围甚至一直延伸至轻轨站附近,就会开始竖起有关“九皇大帝千秋”字样的旗帜。这样除了能宣传大日子的来临之外,也能作为引路的工具。
安五营
在大日子开始的前三天,中坛元帅将会降临,开始安置“五营“。所谓的”五营“指的是镇守五个方位(东南西北中)的将军。因此安置五营的目的是为了在大日子期间,让这些将军们能保护庙的安全。
升起通天令
九皇帝庆典前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竖起通天令 ,也就是竖起一根高大的竹子。其目的是让人们和神明知道此庙正在举办庆典活动,并欢迎他们前来参与。
请水仪式前的准备过程
请水仪式的前一天早上,庙里的人就会出发到请水仪式的场地——大士tuas海边,开始场地布置。布置过程就包括从一开始的烧香拜天公,然后到搭建、调整和稳固帐篷。接着,就会将九个印有“九皇大帝“的旗子分别插在最靠近海的沙滩,来迎接九皇大帝。最后,还插了12个铁支并围起黄色布条,当作围栏来集中场地。
请水仪式
所谓请水仪式就是象征九皇诞盛典的开始,一般会在大日子的前一天举行。当天晚上,庙里的人会出动所有的花车、人力、舞龙 舞狮、金鼓队等队伍到大士海边隆重地欢迎九皇大帝的归来。之所以会到海边进行此仪式,主要是一般人都相信九皇大帝会乘坐龙船从海边过来。
去海边前,各队伍就会准备待续,到了晚上7点就启程去迎接九皇大帝。出游迎接九皇大帝的车分成很多种,有游行的花车、商家赞助的花车(weiken.com)、金鼓队的罗厘、斗母娘娘的罗厘、乩童的罗厘、理事坐的罗厘以及信众坐的巴士等等。游行的秩序分别是黑令车开始做先锋、然后到花车-金鼓队-过三轿-九皇大帝的轿子从九到一再到斗母娘娘。
抵达海边后,仪式所需派上用场的器具:金纸、法器等都已经准备好了,而九皇九位乩童的神座都已经摆好了,等待他们的到来了。而道士这时马上进入仪式,开始念经,奏乐,吹唢呐。金鼓队则帮忙打鼓助阵,这时九位九皇大帝的乩童陆续起乩,他们围成半圆,站在自己的神座前面,跟着鼓的节奏摇摆。
后来,所有的九皇大帝都会排队去拜斗姆神像,以表示对斗姆的尊敬, 这时,陆续有人放彩带,欢庆这次的盛典的开始。过程中,人潮汹涌,大家挤得水泄不通,只为一睹九皇大帝得风采。伴随着金鼓队洪亮鼓声与舞龙舞狮得精彩表演,整个庆典绚丽多姿。
海边的仪式结束后,各轿子和乩童就开始启程回庙,直到抵达庙附近的街道时,大家就陆续下来游街。沿路会有许多信众会来看热闹以及拜拜神明表示敬意。 游神的队伍一开始到抵达的是皇伞、赞助的花车、斗母、大帝、二帝、三帝、四帝、五帝、六帝、七帝、八帝和九帝。
走到庙前的小帐篷时,九个乩童就会轮流上去自己列队整齐。下面有舞狮祝贺,后来过三轿就来向九皇大帝敬礼。他们在上面会一直埽旗子代表赐予信众祝福,过后大家轮流过去旗子底下接受祝福。 一直到庙内后,乩童们向各神明上香敬礼后,就各自退乩了。最后剩下大帝,继续检查龙船、嘱咐大日子事项等后续活动。
总结,整个请水仪式的过程目的就是要欢迎九皇大帝的归来,并邀请信众们一起共襄盛举,为九皇大帝献上祝福同时得到九皇大帝的庇佑。
请水仪式当天,庙方从早上开始便一直分工做着不同的准备。=
庙方人员与志愿者从早上已经开始准备给信徒们的食物 。
而其他庙方人员准备着接下来仪式会用到的各种用具和材料。直到傍晚,便开始陆续将要运送到海边的物品一一搬上车,随后各队伍的负责人员也开始陆续上车准备出发。
请水仪式当天,蔡厝港斗母宫大约动用了将近15辆大型罗厘一起出发到仪式地点(大士海边)。这15辆罗厘就分别载着九个轿子、九位乩童、金鼓队、斗姆娘娘轿子等。 值得一提的是运载斗姆娘娘轿子的罗厘队伍,是节日期间唯一的全女性组合。 斗姆娘娘作为九皇之母,排在队伍的前排,不止象征地位崇高,同时也代表大家对斗姆娘娘的敬意。
除了斗母娘娘的轿子之外,过山轿在各个游行队伍中(请水、送水以及游乡村)也扮演先锋角色。所谓的过山轿分别是关圣帝君、五谷仙帝和中坛元帅的轿子。
(图为清水仪式前,九皇大帝的轿子会摆放在九皇大帝祭坛的旁边,让信众们去礼拜。)
(图为九皇大帝的乩童们在去海滩之前,会先向九皇大帝上香。)
到了大士海边后
抵达海边后,道士已经准备就绪,等待九皇大帝乩童的到来,才开始作法。而仪式所需派上用场的器具:金纸、法器等都已经准备好了。这时九皇九位乩童的神座也都已经摆好了,等待他们的到来了。
九皇大帝的乩童一到,道士就马上进入仪式,开始念经,奏乐,吹唢呐。金鼓队则帮忙打鼓助阵,这时九位九皇大帝的乩童陆续起乩,他们围成半圆,站在自己的神座前面,跟着鼓的节奏摇摆。
后来,所有的九皇大帝都会排队去拜斗姆神像,以表示对斗姆的尊敬, 这时,陆续有人放彩带,欢庆这次的盛典的开始。过程中,人潮汹涌,大家挤得水泄不通,只为一睹九皇大帝的风采。伴随着金鼓队洪亮鼓声与舞龙舞狮得精彩表演,整个庆典绚丽多姿。
请水仪式—回庙
海边的仪式结束后,各轿子和乩童就开始启程回庙。直到抵达庙前附近的街道时,游行队伍就会停车,开始步行走回庙。这时庙里的人就会担任开路前锋,主要是起到避邪以及挡煞的作用。
(图为庙里的人在打鞭开路,欢迎九皇大帝以及众神们的到来。负责打鞭的人一共有5位,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这五个方位。)
(图为九皇帝大帝祝福在路上排队的信徒。)
(图为庙里的人亲手设计的LED炫丽多姿的轿子,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在回庙过程中,路旁都挤满了围观的群众,尤其在庙宇附近的路段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需要出动庙方人员帮忙维持秩序,让路给队伍的人以顺利回庙。
(图为经过的巴士也被这盛大的庆典所吸引,偶尔会停下来一睹风采。)
(图为舞狮也到场助阵,欢迎九皇大帝的圣驾。)
(图为九皇大帝回到寺庙时,理事们将会事先开路,维持秩序。)
走到庙前的小帐篷时,九个乩童就会轮流上去自己列队整齐。下面有舞狮 祝贺,后来过三轿就来向九皇大帝敬礼。他们在上面会一直埽旗子代表赐 予信众祝福,过后大家轮流过去旗子底下接受祝福。
(图为众多信徒跟随游行的脚步,聚集到九皇大帝的帐篷下,希望得到他们的祝福。)
之后,各个队伍就逐一进入庙里。(图为斗母娘娘在入庙前受狮舞欢迎)
(图为各轿子逐一进入庙。)
回到神庙后,乩童们则向各神明上香敬礼后。最后,就各自退乩了。最后剩下大帝,继续检查龙船、嘱咐大日子事项等后续活动。
与此同时,代表九皇的九盏灯会被点亮并挂在寺庙外,标志着喜庆的开始。按照庙方的说法,九盏灯象征九位九皇爷的头颅或九皇爷本身,在九皇爷死去后,则象征九皇星。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指九盏灯在为期九天的节日期间都不能熄灭,且必须和通天令绑在一起, 以便通知玉皇大帝和其他神明庙方正在进行有关活动,将军也会来照顾寺庙。
作为九皇神殿中唯一一座拥有九位灵媒介质的寺庙,蔡厝港斗姆宫在每年的庆祝活动中都会吸引大量的观众。
(图为九位九皇大帝的乩童)
犒军仪式
犒军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旨在犒赏军马、将军以及帮助神明的灵体。因此,犒军的食物上会插香。
犒军时的素食菜肴一般由庙方厨房的女性志愿者们所准备。所准备的菜肴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或是当天新鲜的食材决定菜色。根据庙里的理事们的说法,在过去的日子里,犒军仪式的食物完全是由村里的村民准备。 仪式结束后,村民可以各自将食物带回家吃。然而搬到新址后,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现在都是庙里的人负责准备犒军的食物。
食物准备好后,会放在殿外的桌子。除了菜肴,桌子上固定会有五杯茶、五杯酒,香和饭菜。
仪式开始前,其中一位理事会添四碗饭搭配犒军的食物,献给黑令将军、虎爷将军和后边的两位阴令将军。
犒军仪式如下: 1)在桌前洒红花水,打一次法索 2)插香在每道菜里,金纸也要。
3)手持着法索拜,请他们来享用 4)掷筊杯问有来吗? 5)过一下,掷筊杯问可以烧金纸吗? 6)烧好了金纸后,掷筊杯问吃饱了吗? 7)吃饱的话,才就能收起来了。
大日子当天,庙里也会售卖一些寓意美好祝福的小物品,例如:发财米、一整年悬挂在庙的灯笼以及光明灯(蜡烛)等等。信众们都相信购买这些物品将会带来好运。因此,这些物品的销量都非常好,尤其是悬挂在庙的灯笼。据庙的人透露,很多信徒都觉得很灵验,因此很快就卖完了。
问事
问事是一个能让信众直接与九皇大帝对话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为信众排忧解难,济世救民。大日子期间,庙内一共有三天能让信众问事,分别是 初一、初三和初五。问事前的程序主要是信众需要先排队拿号码,然后在旁边等待,直到乩童旁边的桌头叫到你的号码才可过去。
一般上,问事的过程主要是信众会先说出自己的烦恼与问题,然后九皇大 帝的乩童会给与一些指示和方向。但值得一提的是,所涉及的问题,不可以牵涉到求财的内容。因为九皇大帝不喜欢信众不劳而获。 据庙方透露,之前就有信众曾经求财而导致九皇大帝大怒,敲裂桌子。所以庙内的人 一般会在这之前提醒信众。另外,与九皇大帝对话主要是用福建话来沟通,若听不懂桌头会帮信众做翻译。
(图为桌头正在帮信众做翻译。)
问事结束后,信众通常会包一个小红包作为敬礼,表达对神明的感激。一 般上,红包的金额可依个人的心意,并不会强求。总结来说,问事是一个 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来达到人与神的沟通。这不止更能说服信众相信神明的 存在,同时也能彰显神明的法力。
(图为九皇大帝的桌子会有不同用途的彩色护身符,若信徒们需要时,乩童就会在上面画符并赠予他们。)
游乡村
在大日子的第六天,蔡厝港斗姆宫有一个小的游境和请水仪式。当天九皇大帝的乩童们会在众信徒和理事的陪同下,去到游行的地点Lim Chu Kang路,也就是以前乡村时期蔡厝港斗母宫的旧址。一抵达目的地,道士会在码头先开始请水仪式。之后,九皇大帝的乩童也会步行到码头,并从下面的水中收集一桶水。然后,这桶水会绑着象征蔡厝港斗母宫的黄色布条,并由理事代表用头一路捧着游行。
(图为九皇大帝启程去游乡村前,站在原地庙前等候出发。)
同一天晚上,他们也会去探访以前乡村时期的友庙——慈悲妈祖宫。慈悲妈祖宫与蔡厝港斗母宫的感情非常好,除了是因为它们以前都来自同一个乡村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斗母宫有很多理事以及乩童也是这间庙的人。
斗母宫探访他们之前,慈悲妈祖宫会事先在附近的空地搭建临时的祭坛,举行简单的仪式,来欢迎九皇大帝过来。
经过一晚的游行,乩童和轿车们就启程回到了庙。
回到庙里,九皇大帝的乩童们就纷纷退乩。
参拜
所谓“参拜”是指庙与庙之间在大日子期间的互相祝福。据 Ah Loon 所说,斗母宫是在搬来新址 Teck Whye 后才开始参与参拜仪式。对庙方而言,参拜除了能了解其他斗母宫的礼仪与仪式的方式,也可借此结交新朋友。 此外,参拜是一种相互尊重的仪式,类似于农历新年期间人们互相拜访的情形,彼此互相作客,交换香火和花篮的仪式。
因此在这九天的大日子期间,也会陆续有其他的九皇爷庙宇的人带着香烛和礼篮过来祝寿,以表达对蔡厝港斗母宫的九皇大帝的尊敬。首先,当他们来拜访蔡厝港斗母宫时,就会先到各祭坛上敬礼。然后才前往帐篷区以上香献礼的形式来表示尊重。参拜的过程中,庙的理事们都盛情款待他们,不止会邀请舞狮团在一旁热烈欢迎。结束后,也会邀请他们品尝庙里所准备的美食,其中就包括蔡厝港斗姆宫最出名的炸豆腐干。
(图为龙南殿派代表过来参拜献礼的场景。)
(图为蔡厝港斗姆宫最出名的炸豆腐干。)
出于尊重以及回礼,蔡厝港斗母宫也会去参拜其他的九皇大帝的庙宇,其中就包括: – 凤山宫 – 汫水港 – 龙南殿 – 后港斗母宫 – 九皇宫 – 金山寺 – 龙山岩斗母宫。由于他们需要参拜的庙宇众多,所以在参拜开始前,蔡厝港斗母宫的理事们会兵分两路,各自乘坐巴士去参拜不同的庙宇。抵达庙宇后,蔡厝港斗母宫的代表也同样地会送上祭品(如上图所示)作为回礼,联系彼此的感情。
除了其他九皇大帝的庙会来参拜,还有许多其他寺庙也来参拜。 热情好客的理事们对待嘉宾的到来,除了会亲自出门迎接他们,也会叫上金鼓队一起敲锣打鼓助阵。
参拜
(图为热情好客的理事们对待嘉宾的到来,都会亲自出门迎接他们。)
过平安桥
庆祝大日子的第八天,就会有一个过平安桥的仪式。所谓的“过平安”桥顾名思义就是过桥求平安,主要是为信徒消灾解厄的一种仪式。蔡厝港斗母宫每年的过平安桥仪式都是由九皇五帝负责。
首先仪式开始前,他会根据生肖选择之后帮他进行仪式的童子。(图为其中一名理事被选为童子,他将携带花篮为过平安桥的仪式做准备。)
到了场地后,九皇五帝会带领着童子上香,然后就自己开始进行场地巡 逻,路上处处可见一些法器。而途中,九皇五帝也会用法器自残展现威力。
检查完毕后,其他八位九皇大帝九皇陆续抵达,而每位大帝轮流上去平安桥。
仪式完毕以后,信众终于可以过平安桥了。九皇大帝的工作是当有人过平安桥时,他们会挥动旗子,一定要男的过女的才能过。然后理事会先过。 每一年过平安桥的顺序都是按照生肖,所以属老鼠的先过,最后是猪。然 后,信众要过平安桥的话,一定要先去柜台买香和金纸。
过平安桥的步骤:首先,神会拿信众手中的金纸在他们身上挥动,前面 3 次后面 3 次,旁边的篮子是将金纸挥动好将金纸放进去,然后用令旗挥动。若要帮不在场的人祈福,信众需要带他们的衣服来,庙的人会拿着他们的衣服以同样的形式为他们祈福。
过了桥后,大帝会挥动旗子三次,然后庙的人会盖印(若是衣服也会帮你 改,黑色的衣服不可以)大帝会坐在那里,大家可以跪下来被祝福)。然 后去前面拜神(有斗姆和九皇大帝牌匾),插香,之后庙的人会送免费的 食物(包子)。
斋座(第八和第九天)
所谓的“斋座”就是摆满斋食的宴桌,而办斋座的目的是让庙方和大众 能直接向九皇爷祝寿,表达自己的诚意,因为想要办斋座就得亲自下厨或请人下厨来供桌,而所准备的食物不止能供奉九皇大帝也能分享给大家, 因此办这个活动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善的循环,看似供奉九皇大帝,实际上又是将食物分享给大众,让大家都有福报。
办斋座的历史
70 年代初,只有斗母宫才办斋座,而且一直是由村长负责办,只是开放让信徒捐钱资助。当时的信徒相信有捐钱就有的吃,所以都会捐钱。直到现在,斋座依然开放给信徒报名赞助,但是也开放让信众能自己下厨加菜,来表达自己的诚意。
抢食文化
此外,活动延续以前乡村时期的斋座日期,即从九月初六到初九,但是相较于以前,现在参与的人数和信众都较大大增加,以致于食物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甚至到后来掀起抢食的风潮。这种抢食风潮再经由各报章媒体的宣传, 就渐渐演变成庙方独特的“文化”,而庙方也将之视为文化继续流传。但是为了安全考量,庙方在每次斋座时都会派很多人去看守。
庆祝活动的第八天和第九天的下午,帐篷区会准备许多素食招待大家。如果是预先购买桌子的信众,将要提早到达他们所属的桌子,等待九皇帝在宴会开始前祝福他们和他们的食物。 这种做素食盛宴的做法可以追溯到甘榜时代 – 但过去,这场盛宴是由村民准备的,现在只有少数人继续会带来自己的素食小吃和膳食,以获得祝福。
犒军
大日子的第九天,也是节日的最后一天,庙里将会举办最后一次的犒军仪式来送九皇大帝一程。 这场仪式主要由道士主持,并特别邀请玉皇大帝下来监督整场仪式过程,来欢送九皇大帝。与其他庙宇里的庆典一样,这场活动也有专门邀请玉皇大帝到来监督整个活动和送祂回天庭的仪式。因此,在当晚的送水仪式开始之前,庙方会在送玉皇大帝回天庭的仪式进行的同时举行犒军仪式。
送水仪式(回銮)
直到晚上,就会举行隆重的送水仪式。送水仪式与请水仪式同样重要,因为这象征着九皇爷回銮与庆典的结束。送水仪式开始前,会先有数位志愿者先把设置场地所需的器具与龙船载往送水的海边(大士海边),并在靠近海边的地方放置龙船。与此同时,庙里的九皇大帝的乩童们就会开始起乩,然后再跟随浩大的队伍一同前往大士海边。九皇爷驾到后,他们将与九个轿子,过三轿,以及斗姆娘娘的轿子一起,在寺庙的周边进行短暂的游行。所有仪式进行时都伴随着金鼓队和舞狮团雷鸣般的节拍和敲击声。
(图为九位九皇大帝同时起乩时的场面。)
(图为金鼓队跟随着九皇大帝的乩童一起出发到送水的仪式地点。)
临走前,九皇大帝总是会抽出一点时间去歌台看戏。
(图为许多信众为了得到九皇大帝的祝福,而在路旁跪着等待九皇大帝经过。)
(图为九皇大帝祝福信徒的方式,即用旗子在信徒头上挥一挥,寓意去除厄运。)
(图为各轿子在出发至大士海边前,必须向玉皇大帝和九皇神坛献祭。)
抵达海滩后,如同请水一样,轿子、乩童与志愿者们被罗厘载到了海边,在舞狮舞龙的欢迎后开始进行各项仪式。这时候,许多信徒为了得到九皇大帝的祝福,早已经在海边排队等待多时。
之后,道士将举行仪式来送九皇大帝回去。完成仪式后,乩童们很快就退乩。 而原本摆在帐篷区的龙舟也被烧毁并送回大海。
龙船
龙船的形象主要建立在传说与想象,因为根据众多九皇爷故事的版本,一般人都相信九皇爷在庆祝诞辰结束后便会乘龙舟离去,而人们也相信焚烧实际上可以有效地将物品从人界传递至异界(天界/阴界),所以将纸船焚烧,九皇大帝才得以乘坐它离开。因此,纸船在送水仪式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图为纸质龙舟在请水仪式之前,都被安置在帐篷区让信徒供奉。)
(如图所示:在九皇帝归来之后,龙舟在火焰中咆哮,标志着节日的结束。)
此前,蔡厝港斗母宫设计和创造了一艘宏伟的木制龙舟,材料则由旧轿子取得。然而,这艘龙舟仍然在进行维修,因此,信徒们只能在之后的活动才能看到。至于去年与即将到来的活动,信徒们都只看见纸制的龙舟,该龙舟也在庆典的最后一天被烧毁。
送水仪式结束后,各队伍就纷纷离开(委员会成员各自回到将他们送到海边的卡车上),这同时也标志这九皇爷庆典正式结束。
(图为舞狮团受到信徒和理事们的邀请,一同欢庆大日子。)
年轻人
尽管许多庙宇和传统文化都面临着年轻人的继承问题,但蔡厝港斗母宫却依然青春活力。除了是因为庙里的理事持续地将这个文化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和同事以外,许多长辈们也乐于带自己的孩子带去庙里接触这些传统文化,并鼓励他们参与。因此,这种文化的传承实际上又能看成是蔡厝港斗姆宫能继续经营下去的主要原因。年轻人可以决定是否遵循,然而,他们所发展的关系,以及所形成的联系,足以让他们继续在庙内帮忙。事实上,他们一直欢迎任何对文化感兴趣的人前来参与和学习,因此,感兴趣的信徒可积极询问更多庆典的细节与自愿帮忙。
经过繁琐的为期九天的活动,以及事前多天的准备,九皇爷庆典终于在农历九月的第九天来到了尾声。由于下次的会面将会是在明年的庆典中,因此,筹委会,抬轿人士和志愿者们之间的离别都带着一丝的不舍。
最后,理事们会把之前在拍卖会竞标出去的发财炉,逐一送往对应的信徒家中。抵达信徒家后,会在发财炉的背面黏上新的护身符。 这同时也标志着庆祝活动的结束。 明年再见!
蔡厝港斗母宫2016-2017小组编撰 (Lee Zhenying, Chung Kai Sin, Alessia Ng, Madeline Gwee, Charmaine Yew, Chia JIelin, Shawn Tham, Lim Jiaying, Teo Zhewei, Zulhaqem, Han Junguang, Ang Zhiting, Lee Zhenyi, Nicole Li)
队长: Lin Chia Tsun
由衷感谢蔡厝港斗母宫各理事的支持与协助。
本網站之相片與文字版權歸項目團隊(經項目主持人)及新加坡國家文物局所有,侵權必究。